1月24日上午,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、省自然資源廳等單位指導,河源市博物館、河源恐龍研究所主辦,力天文化科技集團設計布展的《旋出美麗——菊石主題展》在河源市博物館正式開幕。河源市副市長曹建忠、廣東省文旅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顏永樹、省自然資源廳礦管處副處長黃志國、省地質局總工程師楊慧、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負責人邸文、省博協(xié)理事長陳邵峰、市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曾淑梅、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歐陽志奮、市科技局副局長鐘巧川、市博物館館長杜衍禮為展覽開展剪彩。
開幕儀式現(xiàn)場
河源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,也是廣東省菊石的主要出土地?!缎雒利悺帐黝}展》分“序廳”“菊石溯源”“菊石分布”“菊石價值”四個單元,展出來自世界各地菊石藏品235件,是國內首個國有博物館菊石主題展廳。力天以“展覽+科普+體驗”的展陳理念,綜合運用數(shù)字多媒體、實物、模型、圖文等多種展示手段,展示菊石的生命演化史、時空分布、科研價值以及河源菊石的發(fā)掘研究史、地質演化背景、分布及層位、主要種類等,為觀眾送上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。
領導、游客參觀展廳
新展亮點
立體化還原菊石化石造型,入口模擬菊石殼口切面,步入展廳,彷如從殼口進入菊石內部開啟探索之旅。
步入序廳,可感受文化、藝術與科技的完美融合。大型弧幕制造強烈視覺沖擊,配合全方位立體聲效,提供包裹性的沉浸式體驗,恢弘畫面帶觀眾潛入浩瀚神秘的古海洋,探尋億萬年前海洋古生物——菊石的奧秘。
力天定制化打造古海隧道,穿越億年古海,探尋菊石蹤跡。通過專業(yè)藝術照明,配合專業(yè)音響等,強化海洋氛圍感,激活觀眾五感,沉浸式漫游于菊石生前的海洋世界,了解菊石的生命演化史。
展覽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35個珍貴菊石化石,直徑最小的1厘米,最大的達到1米,充分展示了菊石的多樣性。力天通過專業(yè)展柜,配以專業(yè)燈光,最大程度地將菊石之美呈現(xiàn)于觀眾眼前。
河源作為華南古生物寶庫,在菊石化石研究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。菊石的發(fā)現(xiàn),證實了河源曾經(jīng)是一片汪洋的說法。藝術場景還原搭配圖文版面,讓市民游客從菊石分布開始,深入了解億年前河源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
展廳第三部分注重呈現(xiàn)菊石在現(xiàn)代的價值意義,定制化四面通柜讓觀眾可以全方位欣賞菊石之美。力天采用裸眼3D等現(xiàn)代科技手法,活態(tài)化演繹古海洋場景,觀眾可身臨其境地感受菊石游動時的優(yōu)雅,享受一場視覺盛宴。
《旋出美麗——菊石主題展》的正式開放,不僅為公眾帶來關于古生物——菊石的科普與揭秘,更讓其在先進展示手段的演繹下,重現(xiàn)魅力與生機,進一步加深大家對化石保護、人與自然關系的認知印象。力天文化科技集團相繼設計布展薩拉烏蘇遺址博物館、《旋出美麗——菊石主題展》、廣東省首個恐龍主題高速服務區(qū)——龍紫高速公路黃村服務區(qū)等項目,未來仍將積極運用前沿科技手法,以創(chuàng)新展陳方式助力考古研究、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事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。